纺织产业是滨州具有深厚历史传承和产业积淀的“金字招牌”,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步,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壮大,如今已成长为超千亿纺织产业集群,并成功入选“中国百强产业集群”,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20亿元。强大的行业竞争力背后,是滨州纺织行业在产业链系统布局、创新升级、数字和绿色化转型、品牌培育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。

以系统布局强链聚群,夯实产业根基
将纺织产业纳入威廉希尔中文网站_WilliamHill官网:经济发展全局统筹谋划,出台《滨州市纺织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》,逐步构建起“一核三支点”的产业发展格局,推动实现了从“一根丝”到“一件衣”的产业链贯通。目前,纱线、印染面料等7项产品的产能、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前列,形成了门类全、配套强的产业生态圈。
以创新引擎驱动升级,重塑产业价值
构建“五院十校N基地”创新矩阵,实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组织黄河流域织造创意设计大赛,支持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愉悦集团采用微米级纱线精密织造技术,成功“编织”出大口径人工血管,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,已在11家医疗机构进行近百例人体临床试验,待获批上市后可实现人工血管的国产化替代;华纺股份等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孕育出千余款新品,传统纺织插上了时尚创意翅膀,真正实现了“老树发新枝”。
以数字绿色双轮并进,锻造产业韧性
制定《滨州市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认定管理办法》《加快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行动方案》等政策措施,举办黄河流域“碳达峰·碳中和”纺织企业高峰论坛,以“智改数转”“绿色低碳”赋能纺织企业改造升级。现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,培育省级晨星工厂24家,魏桥纺织绿色化转型经验在《人民日报》《新闻联播》推广,生产绿色化水平处在了行业最优生态位。
以品牌矩阵赋能发展,激扬产业活力
实施“头雁领航”工程,培育出魏桥、愉悦、亚光等世界级品牌,其中“魏桥”品牌连续21年入选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”榜单。同时,滨州注重打造“小而美”的特色品牌,惠民新型绳网占全国市场份额80%,无棣渔网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,“布满全球、织于滨州”的产业名片越擦越亮。
除了滨州市从多角度打造的集群优势,山东省有关部门也为企业昂扬发展提供坚实后盾。为进一步推动纺织行业“出海”提质增效,山东省商务厅日前发布三大加力措施,从市场开拓、营销服务、跨境电商三方面精准发力。
据山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夏炳军介绍,纺织行业是山东传统优势出口行业,山东省商务厅在助力企业出海方面,今年将以“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”行动开拓纺织品出口市场。全年将组织企业参与370余场境外展洽活动,其中纺织服装类展会我们安排了28场,重点拓展南美、东欧、中亚等新兴市场。展位费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,对重点展会的展位费等给予70%补贴,新市场展会补贴比例提升至80%,帮助企业“轻装上阵”。
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,发挥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优势,将组织举办纺织服装类精准采购专场,支持企业将国际采购商请进来“面对面选品”。组织搭建国际营销服务体系。聚焦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8个优势工业行业,联合工信厅、供应链头部企业组建山东外贸优品库,主动适应国际营销变革浪潮,实施“山东制造”整体国际营销,培育一批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,为国际采购商提供“厂家直采、行业认证、一站式采购”等综合服务,助力“山东制造”与海外客户双向直达、双向开发,实现“抱团出海”。
另外,支持跨境电商赋能纺织品出口。聚焦纺织服装等产业,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行动。指导企业用好公共海外仓,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,拓展纺织服装出口新增量。支持各地培育跨境电商交易服务平台,强化对链主平台和知名品牌的招引培育,并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,完善孵化、外贸综合服务及招商推广等公共服务功能。
整理自:闪电新闻、大众日报